top of page
氣候變遷是全球正面臨的棘手難題。
2021年8月9日,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(IPCC)報告指出,全球升溫已逼近《巴黎協定》設下的攝氏1.5度限制,且極端氣候引發的天災愈發頻繁,其中人類活動無法卸責。因此,世界各國試圖力挽狂瀾,藉由加速能源轉型時程,重建永續家園。
臺灣並未置身事外。2013年,政府便開啟農業結合光電的政策,至今持續扮演能源轉型的主力。只是政策發展一波三折,全臺衝突四起。
2015年爆發「假種田真種電」,光電板反客為主,占用農地發電卻無農業生產;2018年濕地、農田與山坡地陸續冒出地面型光電,更引起生態、經濟衝擊及水土保持各種疑慮。民眾開始質疑2025年再生能源目標能否順利達成,對農地種電也逐漸有負面印象。
這並非臺灣獨有的現象。學者Sheer(2004)指出,從化石經濟轉向太陽能經濟,勢必觸及所有的既存利益,並且涉及社會結構的轉變。這過程必然伴隨著衝突,而非一蹴可幾。
我們已無法矇著眼走回頭路,氣候變遷持續加劇,意味著能源轉型勢在必行。如何在混亂中建立新秩序,藉由民主社會的溝通程序,尋找對於未來永續家園的共同想像,才是全新的課題。
回首這八年歷程,臺灣的能源轉型之路究竟是原地踏步,還是蓄勢待發?
鑑往可以知來,我們將從這段歷程的開端談起,回顧幾個深具代表性的事件,藉此了解臺灣從這些爭論中,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與教訓。我們或許就能知曉,農業結合光電是一條死胡同,還是一條邁向永續家園的道路。
(作者:蘇彥誠・指導老師:林子倫、梁玉芳)
bottom of page